虞年三人一路行至城门,街巷染上了昏黄,青石板上倒映着灯火幽影,随夜风微微晃动,恍若碎金铺洒。
远处的钟声低缓悠长,城门口的灯火早已点亮,火光明灭,在守卫的甲胄上投下流动的光影。
夜风微凉,裹挟着山间吹来的清冽气息,街道上的喧嚣已散,唯有零星的交谈声断续传来,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“哎呀,总算来了!再不出发都要宵禁了”
熟悉的嗓音带着几分焦躁,从前方传来。
虞年听见的瞬间,脚步不由自主地一顿,目光循声望去,熟悉的几张面孔映入眼帘。
一丝极轻的恍惚划过心头,像是夜风拂过湖面,微微泛起涟漪,却又迅速归于平静。
那是桑梨的声音。
依旧是那副活泼跳脱的模样,踮着脚四处张望,说话间,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。
而一旁,李栎神色紧绷,站在角落里拢着衣袖,目光游移不定,似乎还在为这次的游历忧心忡忡。
“……你说,咱们这次下山,真能遇见邪祟?”,他嗓音微颤,语气里透着掩不住的忐忑。
“胆子这么小,还想来游历?”
路明刚踏进城门,便听见这句话,忍不住扬眉笑道,“早知道,外门阿黄的位置就该留给你,让你去看门了”
李栎一听,登时有些窘迫,脸都涨红了,嗫嚅半天,却嘟囔着什么也没能说出口。
郑还洲站在他身侧,闻言不屑地嗤笑了一声,“怕什么?不就历练吗,能有多危险?长老既然敢让我们来,说明这些邪祟还不足以威胁到性命”
他眼底满是跃跃欲试的神色,漫不经心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袖,手腕上那串沉甸甸的珠子在灯火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泽,算不得上品,一眼便看出是从山下淘来的物件。
“况且,修行之人,本就是与天争命,苟且偷生,修得哪门子道”
沉潆站在桑梨身旁,闻言只抬眸瞧了郑还洲一眼,随即安静地垂下眼睫,衣袖轻拢,整个人温柔而内敛。
——这一幕实在太熟悉了。
熟悉得就像是一场落了尘的旧梦。
可那些早已被岁月埋藏的痕迹,却随着眼前这一张张脸,又缓缓浮现在脑海里。
虞年袖下的手轻轻握成拳,指尖微微收紧,透着一丝极轻的僵硬,许久才缓缓放开。
耳边的声音仿佛都变得遥远了些。
但他们还在说话,茶楼门口的风裹挟着街巷间的炊烟气息,吹拂过衣摆,轻轻翻起她垂落的发丝,熟悉的场景交错在过去与现在之间,让她一瞬间恍惚。
【年年他们——】
【都是幻境,我知道】
小一的声音微微一顿,像是想再说什么,可最终,只是悄悄噤了声。
【我没忘】
呼吸微不可察地缓了缓,片刻后,虞年才收敛情绪,步履如常地走近几人。
等她走近时,几人的话题已经不知不觉转到了这次宛平洲的历练上。
宛平洲。
那是他们入宗后第一次下山历练。
当时的宛平洲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恶劣命案发生,只是时不时有人莫名失踪,无论是深夜还是白日,失踪者的房门窗户皆完好无损,屋内一片静谧,唯一留下的痕迹,便是凌乱的床榻与空气中淡不可闻的血腥味。
一开始,人们以为这只是寻常的意外走失,可当失踪人数不断增加,且始终无人寻回后,城内人才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。
百姓接连上报,宗门陆续收到数封求助信,可彼时,宛平洲尚未发现尸体,一切都停留在“人口失踪”阶段,因此这任务在映月宗眼里并不算难,也未曾引起宗内长老们的重视。
于是,宗门将这件事交给了几名修为不高的初级弟子历练,便是他们七人。
一切似乎都与她的记忆无异。
城门口,天色渐暗,斜阳在远处的云层间燃烧,映出大片金红的余晖。街道上的行人渐少,偶有三三两两的路人从城门口经过,步履匆匆,似乎都急着在夜幕降临前回家。
忽然,一道惊呼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——
“我不去!我后悔了!不去!”
李栎听着几人谈起宛平洲诡事,本就不大的胆子,终于在郑还洲又一句——“要真遇到事,第一个没命的就是你这种人”中彻底压垮了所有理智。
他整个人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往回跑,脸上写满了抗拒,拢着袖口死死拽着城门的柱子,像是要与它融为一体似的。
“我怕!我怕还不行吗!”
“我宁愿去替阿黄!我去看大门可以不去的吧?!”
下一刻,他的后领被一只手精准地拎住。
“行了,别磨蹭”
路明一把将他提了回来,脸上的笑意明显带着些无奈,“你一个炼气期的修士,怎么比凡人还胆小?”
“再这么拖下去,天都黑了”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