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3章(1 / 2)

&esp;&esp;“至于有没有空缺……”施元夕微顿,轻声道:“依照徐司业的行事手段,就是没有空缺,也该制造机会让它空缺了才是啊。”

&esp;&esp;徐京何:……

&esp;&esp;他与她对视,问:“什么位置?”

&esp;&esp;她当即后退半步,冲着他的位置,有模有样地作了一揖:“刑部侍郎之位,非司业莫属。”

&esp;&esp;第53章 或可一试

&esp;&esp;六部之中,主兵马的兵部,主刑罚律令的刑部,还有主天下钱粮的户部,都被魏家攥在了手里。

&esp;&esp;在边疆战事起来以前,魏家甚至还想要对目前没有靠向他们的礼部、吏部及工部下手。

&esp;&esp;礼部的尚书是王恒之的父亲王瑞平,出于平日里王恒之的表现,施元夕合理怀疑,王瑞平是不愿与魏家同流合污的。

&esp;&esp;除此外,吏部尚书看起来是偏向中立,现任的吏部侍郎,也就是李谓的父亲,则立场与王瑞平相近。

&esp;&esp;京城不比其他的地方,底下孩子若是来往密切,甚至到了引为知己的地步,那他们顶上的父辈,在立场上便是大体一致的。

&esp;&esp;哪怕不是完全相同,但想法与意愿肯定相差不大。

&esp;&esp;王恒之自进入了国子监以后,除了和施元夕来往得较多外,也就跟李谓的关系最为亲近了。

&esp;&esp;但李侍郎一人,不能代表整个吏部的立场。

&esp;&esp;而余下的工部……则是站在了谢郁维那边,现任的工部尚书,正是谢郁维的叔父。

&esp;&esp;谢家及广郡王势力一方,还远不止如此。

&esp;&esp;谢家手中还掌握着朝上唯一一个能够跟翰林院抗衡的部门,也就是如今的中书省。

&esp;&esp;淮康帝时期,便已将门下省废黜。

&esp;&esp;所以如今整个朝野,除去了六部以外,权势最高的,便是中书省了。

&esp;&esp;只从纸面上来看的话,如今在朝野声势强盛的徐京何,手里却只握着一个小小的国子监。

&esp;&esp;国子监虽重要,但毕竟不是主要的权力部门。

&esp;&esp;门下省废黜后,六部的权力很高,且这六部分形也分管着整个天下,连谢家都吃下了一个工部,施元夕不信,徐京何会没有任何的打算。

&esp;&esp;这些时日,几乎大部分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边疆战事之上,所以,除了朝上的大臣以外,很少有人注意到,之前的大理寺卿,已被调任到了地方。

&esp;&esp;而新上任的大理寺卿,则是从前的少卿梁皓。

&esp;&esp;施元夕旁的事情或许知道得不是特别清楚,可因为庙会暴徒之事,让她知晓了梁皓乃是徐京何的人。

&esp;&esp;如今梁皓升任大理寺卿,这必然也是徐京何朝堂上博弈得来的结果。

&esp;&esp;也正是因为如此,在苗易的事情出现以后,魏家会将苗易打入刑部天牢,而直接避开了大理寺,就是因为大理寺里边,魏家已经触及不到了。

&esp;&esp;大梁的最高司法机构,就是由顺天府、刑部和大理寺共同组成。

&esp;&esp;顺天府姑且不论,虽是京中府衙,但基本上是不受理朝上的官员案件的。

&esp;&esp;大理寺已经被徐京何肃清,余下的,就只有一个刑部了。

&esp;&esp;如若刑部再落入了徐京何的手中,那会让朝上所有魏家一派的官员瞬间变得格外紧绷。

&esp;&esp;这代表着他们只要被抓到了小辫子,就必然会死。

&esp;&esp;而对于施元夕而言,暂时来看,刑部也好,大理寺也罢,她都触及不到。

&esp;&esp;一定要做出一个选择的话,这样的位置落在了徐京何手里,自然是要比在魏昌宏的手里要好。

&esp;&esp;别的不说,至少就目前而言,魏家想要拿底下的无辜官员来顶罪,就是绝无可能的。

&esp;&esp;眼下局面,她猜到了徐京何必然会有所行动,但她也拿不准,徐京何真正的目标是什么。

&esp;&esp;尤其,她在国子监中,就曾听人说过,徐京何当初是先进入吏部历事的。

&esp;&esp;他手段了得,这代表吏部当中必然留有了他的人。

&esp;&esp;吏部也是朝中权力的中心,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,在几方势力割据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