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甲四级,距离可以直接入仕的甲三级,仅有一步之遥。
&esp;&esp;寻常若有国子监的学子考入其中,也不算是什么大事。
&esp;&esp;可如今考进去的,可是一个女子。
&esp;&esp;且,还是得了朝中大学士亲自认可的女学子!
&esp;&esp;没错,本次参与晋升考试判卷的人,不只有国子监内的官员,还有翰林大学士郑奇明。
&esp;&esp;因国子监内舞弊之事屡禁不止,这次还出现了一个女学子大考第七的事,又有各方面的朝堂争斗在其中,朝中派遣官员至国子监参与判卷,倒也正常。
&esp;&esp;“施元夕引发的争论太大,翰林院中也为此事争论不休。”徐府宅院内,暗卫沉声道:“只是一开始定下来的人选,并非是郑大人。”
&esp;&esp;“是院中两位翰林都有意下场判卷,两方各不相让,僵持太久,最后才换成了郑大人。”
&esp;&esp;徐京何坐在了书案背后,黑色的长桌案上,摆着数份答卷。
&esp;&esp;上面的字迹纤细清秀,全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。
&esp;&esp;他垂眸,看着这些答卷,淡声道:“郑奇明是三朝元老,又德高望重,朝中臣子多半都格外敬重他,他出面调停,谢家也好,魏家也罢,都得要给他几分颜面。”
&esp;&esp;只是郑奇明这些年年纪渐大,已经不大过问朝中的事。
&esp;&esp;……也有避其锋芒的意思。
&esp;&esp;若按照以往惯例,少帝登基,郑奇明这等老臣,便是最为合适的辅臣。
&esp;&esp;如今魏家把持着朝政,翰林院能经手的事物太少。
&esp;&esp;郑奇明等人手里都没了实权。
&esp;&esp;但身份仍在,似国子监这样的事情,他出面是最为合适的。
&esp;&esp;“这位施小姐,确实是有几分运气在身上。”暗卫感慨道。
&esp;&esp;如若不然,她一个女子,即便是印证了她真的有真才实学,想要进入甲四级,也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&esp;&esp;毕竟,从评分到了公布,这中间所有的流程,都掌握在了别人的手中。
&esp;&esp;徐京何半张面容隐匿在了黑暗中,看不清楚神色,暗卫只能听到他冷凉的嗓音:“运气?”
&esp;&esp;这天下不会有人一直都被时运眷顾。
&esp;&esp;“可有消息传来?”
&esp;&esp;暗卫忙道:“已收到了消息,说施元夕这些时日都没怎么离开过施府,仅外出过三次,一次是与府中四小姐出门做客,一次是去了趟天云寺,最后一次,则是在放榜前一日,去了趟茶室。”
&esp;&esp;徐京何多年布局,眼线遍布全京城,想要掌握施元夕基本的动向,不难。
&esp;&esp;三处地方乍一听,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。
&esp;&esp;而且从顺序来说,最该注意的,也当是最后一次的茶室会面。
&esp;&esp;可在暗卫的话说出口后,徐京何第一个捕捉到的,却是天云寺。
&esp;&esp;天云寺远在京郊,驾马车出城,也需要近一个时辰。
&esp;&esp;一个时辰的时间,对于普通香客而言,也算不上什么。
&esp;&esp;问题就在于。
&esp;&esp;徐京何抬手,轻叩了下桌面。
&esp;&esp;他看着满篇的字迹,静默不语。
&esp;&esp;施元夕怎么看,都不像是个虔诚的信佛之人。
&esp;&esp;没记错的话,那个地方,似乎离青云寺很近。
&esp;&esp;青云寺。
&esp;&esp;周太妃苦修的寺庙。
&esp;&esp;那边,晋升考试结束,国子监内部将会有一场谢师宴。
&esp;&esp;李谓来信询问施元夕是否参加,施元夕应了下来。
&esp;&esp;谢师宴不只是晋升成功的学子会参加,大梁崇尚尊师重道,大部分的学子都会赴宴。
&esp;&esp;施元夕考入了甲四级,已经成为了满京城的焦点,此时露面,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关注。
&esp;&esp;但她还是要去。
&esp;&esp;她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,还没有来得及与周瑛商议。
&esp;&esp;倒也不必着急,等再过些时日就是年关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