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同时击败世界排名第二、第三海军的实力)绝不是说说而已。虽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,英国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、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强国,但日不落帝国称霸这个世界三百多年,通过殖民掠夺、产品倾销等方式累计起来的财富数不胜数,这些财富甚至一直福泽绵延到二战时期。在德国启动“海狮计划”大肆轰炸英国本土的时候,英国几乎没有几家工厂能正常工作,大量的粮食、军火、药品需要从外国进口,英国所做的就是打开国库,把里面成箱成箱的黄金送到外国,而这些进口的货物又有一多半葬身在德国潜艇的狼吻之下。但就算是这样,也没能搬空英国人的国库。战后,英镑依然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。由此可见,约翰牛们是多么的财大气粗。
&esp;&esp;而在这个时代,英国与正处于极速上升期的俄国之间的对抗无疑是世界地主旋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让德国与俄国相互妥协,签订边境安全保障条约,无疑是让德国从政治上站到了英国的对立面。虽然威廉二世已经逐渐控制了这个国家,但俾斯麦对德国的影响依然巨大,在他没有下台之前,他所坚持的将英国排除在欧洲政治之外,坚持以德国领导欧洲的外交政策不会改变,说得简单点,就是德国首先要确立在欧洲除英国以外的霸权地位,再通过整个欧洲的实力与英国争霸天下。
&esp;&esp;这样的外交政策具体实施起来。就是避开英国在海军上的优势,在对世界殖民地的争夺上与英国妥协,而利用德国世界第一地陆军,集中力量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绝对的优势。再通过这个优势来影响、钳制欧洲其他强国,像听话的,如意大利、奥匈帝国,就签订盟约;像不听话的,如法国就彻底孤立它,到最后打败它。
&esp;&esp;这个计划实行起来,也许需要相当漫长地时间,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十年。甚至上百年,但如果德国人真的按照俾斯麦的计划执行下去,几十年后,除非英国再幸运地赢得一次特拉法加大海战式的胜利,否则恐怕难免交出世界霸主的宝座。
&esp;&esp;但如果世界局势照这样发展,对中国来说无疑是相当不利地事情,只有利用列强之间的激烈矛盾。中国才能从中渔利。从夹缝中发展起来。而且,德国与英国妥协。将眼光局限在欧洲,势必导致让中国失去头顶上的保护伞。从而直面英国殖民主义的巨大压力,这样地结果将导致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。
&esp;&esp;而这个时候,德意志第二帝国名以上的统治者威廉二世虽然拥有巨大的野心,但还生活在俾斯麦的庞大阴影之下,而且,自幼受母亲维多利亚长公主的熏陶的他,一直有这日不落帝国强大不可战胜地映像,即便是即位以后,他也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,对德国站到英国对立面地结果不敢想象。
&esp;&esp;在这种情况下,此次德国之行的结果如何,实在让人担心。
&esp;&esp;镇远、定远、乘风、破浪四艘钢铁巨脚成一次队列缓缓而行,前方已经可以看到德国威廉港地引航灯塔,在北海清晨的雾霭中一闪一闪,为舰队指引着方向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