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另外,把这碗解酒汤喝完。”
&esp;&esp;第16章 “you t
&esp;&esp;深夜,月凉如水,夜静如冰。
&esp;&esp;烛慕躺在床上,台灯在最小的一档亮着,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天花板,迟迟睡不着。
&esp;&esp;从昨日开始,他的心神就被祁非完全占据,这一池搅动的潭水,围绕着有祁非存在的记忆,跌宕难平。
&esp;&esp;一会儿是祁非用那么微弱的力气抱着他,说“不要离婚”。
&esp;&esp;他非但没有推开,反而明显感觉到内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&esp;&esp;一会儿是他靠着树身专心致志地看书,一个篮球闯入视野。
&esp;&esp;他揽在手里递过去,看见了祁非微红汗湿的脸颊。祁非抿了抿唇,嘴唇翕动过后,沉默地接过球说“谢谢”。
&esp;&esp;一会儿又是祁非背对着他,声音低沉冷淡地说:“没有,我没有喜欢过你,从来没有。”
&esp;&esp;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吐出,扯出一抹笑说:“抱歉,原来是我想多了。”
&esp;&esp;十六岁的祁非还很内敛,但幽默风雅的谈吐和恰到好处的亲近,都使他作为一个插班生也能够飞快结交到一众好友。
&esp;&esp;十七岁的祁非逐渐变得阳光开朗,不再局限于礼貌绅士的笑容,而是开怀、热情、真挚地融入人群。
&esp;&esp;奇怪的是,烛慕回过头时,总能恰好和他擦过视线。
&esp;&esp;十八岁的祁非逐渐成熟沉郁,他开始变得寡言少语,嘴角又浮现出两年前疏离遥远的弧度。
&esp;&esp;大概是高考的压力迫使他必须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习上,他的手上永远捧着书,一下课就被人接走,就连偶尔若有似无的视线也消失了。
&esp;&esp;直到有一天,烛慕经过他的课桌,风把他的书翻了个页,吸引了烛慕短暂的一瞥。
&esp;&esp;他惊讶地发现祁非看的竟然是一本大学的教材,已经是跟高考无关的了。
&esp;&esp;也对,无论未来会走上什么样的人生路,他们的现在已经是那么的不同。
&esp;&esp;所以二十二岁再次重逢的时候,烛慕很惊讶。
&esp;&esp;祁非撑着伞在桥上看雪,他骑着单车从桥面路过,他们就这么简单而又意外地重逢了。
&esp;&esp;意外得……内心充盈的惊喜,甚至盖过了瞬间的悸动。
&esp;&esp;大概是又见故人有很多心里话想说,烛慕主动和他约在高中散伙时,班里同学自发一起去喝酒的“醉心”,祁非也说要弥补他在那天唯一没有到场的遗憾。
&esp;&esp;他们喝到很晚,喝到尽兴,烛慕醉得趴在吧台上直不起腰,红着脸晕乎乎感觉有人不断凑近,于是伸手抗拒地蒙住那个人的上半张脸。
&esp;&esp;没想到,眼神迷离之际却再次看见了那个时隔多年笑得真切的表情,不知怎的,烛慕忽然难过到心痛。
&esp;&esp;他弯着嘴角,眼里已有朦胧的醉意。忽地有感而发说:“祁非,看到你,我才感觉好像回家了一样。”
&esp;&esp;就像他说的,他还是想要拥有一个家——一个医院和工作地以外,真正可以让他感受到安心的地方。
&esp;&esp;所以或许那天祁非说“想要一个家”时,他们的心意才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契合。
&esp;&esp;他想,他也是喜欢那个人的。
&esp;&esp;既是爱情,也是亲情。
&esp;&esp;既是他唯一合法的爱人,也是他仅剩不多的亲人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数到第三百八十只祁非的时候,烛慕终于睡着了。
&esp;&esp;第二天醒来,他已经不再发烧。
&esp;&esp;于是一大早回校复工,晚上七点和祁非在医院做了一个检查。
&esp;&esp;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恢复得很好,后脑勺肿块已经完全消了,等过两天颅内肿块消失,到时候失忆自然也就好了,并不影响出行。
&esp;&esp;烛慕松了一口气,和祁非拿着检查报告下楼,坐在椅子上排队等药,一路上再三跟他强调以后生闷气一定要告诉他,不许再自己一个人偷跑去喝酒。
&esp;&esp;还说他平时应酬本就很多,别仗着年轻的时候身体好就瞎折腾,到老了还不是自己受罪。
&esp;&e
好版主